坊間有一種「零成本投資法」,簡單而言就是買入股票,派發股息後把股息從成本扣除,若干年後成本扣減至零,你持有的股票就變成零成本可以放風箏讓股票自己跑了。
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這說法是亂來的,是典型的把錢分到不同「心理賬戶」的行為。更重要的是,這說法把時間成本模糊化了,讓你算不到自己的投資回報,難以了解自己的表現。
我們都會把錢放到不同的「心理賬戶」,好使日常理財能更簡便。試想像以下兩個情況:
1. 你買了一張價值$100的電影券,去到電影院才發現自已忘記帶電影券,而你已經不可能回家再拿。
2. 你想去看電影,去到電影院卻發現自己扔失了一張一百元紙幣。
在這兩個情況下,你會不會即場再買一張電影券呢? 大部份人在1的情況下都不會再買 ,而在2 的情況下會買。因為在情況1 中,你已經為電影付出了$100,而在情況2中,你扔失的$100 和電影券沒什麼關係。這就是人的不理性,或者這樣說,「電影賬戶」就只有$100,所以不少人不會再為這戶口注資。
按同一邏輯,「零成本投資法」就是為每一隻股票設立一個心理賬戶。這方法直覺上沒什麼問題,問題是這種思考方式是基於買入價,而買入價對投資者而言是和歷史股價一樣只是過去的數字。你應該考慮的是該投資物在未來的發展或它能帶來的回報/風險,而不是你曾在哪一刻買入。換個說法,如果你在騰訊 $330元時已經買入,現在 $370 元是否值得增持? 又,如果你是 $430時買入的,又會否增持? 理論上現價應否增持與你的買入價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大家都會把過去的買入價放到考慮當中。
說遠了拉回來,為何「零成本投資法」會對投資決定帶來壞影響呢? 一來因為我們會把「零成本」的股票當禮物,而不認為這和你擁有的其他投資物一樣值錢。二是這會把已實現收益和成本搞混,繼而把時間效應模糊化。試想我$60買入10手匯豐,每年收息$4,15年後說那批價值24萬的匯豐是無本生利的,你不覺得有點奇怪嗎? 第三者的算法會是持有24萬,年回報6.67% 持續了15年。後者才是回報率,而「零成本」的說法把時間成本隱藏起來。
所謂「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把這最重要的東西藏起然後說自己是零成本生利,這只是掩耳盜鈴而已。
咁如果相反地想像,買入股票之後成本一直不變,而派發股息所得的錢用來買另一零成本股票,這想法是否合理?
回覆刪除例如以$79買一股領展,一年後收到股息$2.7117,用這$2.7買其他收息股,當是領展送的
咁咪一樣? 呢 $2.7 無論係領展送的、打工賺的、甚至喺地下執的,其實一樣係你戶口中的$2.7。收入同支出應該分開黎睇,到時應買就買無必要去分啲錢的來源呢。
刪除同意你的看法,零成本聽起上來好似好正,但其實只是鴕鳥政策。
回覆刪除零成本主要(唯一?)優點係將股票成本切割開左,令你見到股價急跌都唔會驚。如果無乜興趣研究投資,只係無腦理財(台灣好興,我唔太相信就咁睇平均線出出入入0050 都可以有18% 囉)的話咁咪呃下自己開心就好,但認真的話唔應該咁樣入賬呢。
刪除第一個例子早幾年在網上睇過。
刪除雖然同意你講法,但作為一個老散又何必樣樣咁認真,始終我地不是基金經理又不用同客戶交代(同自己交代便可),不需要有份外壓力。簡簡單單便最好,雖然有點自欺欺人,但散戶的心態或者就係咁,我估大多散戶其實直頭不會去計自己組合表現或年化率。
當然我覺得果D又開班又出書去教人零成本法果D人就真係不能同意更多。
刪除雖然我都係只係同自己交代的老散,但起碼都要知點入數要知道自己表現係點嘛。我都識唔少係連自己overall 賺定蝕都唔知,如果咁的話真係唔好自己落場,寧願俾錢專業人士去管好了。
回覆刪除如果開班係教財務分析、教經濟學之類都算,起碼大學都係咁教而呢啲係知識。但教啲連借外匯都要上堂先識的人去推高槓桿,簡直就係推人落火坑。喺書局望過呢類書,覺得咁都可以印出黎實在太唔環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