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

投資歷程回顧

回想一下自己的投資歷程,發現自己嚴格來說什麼也不懂,這些年來就只學會兩樣東西。第一,投資其實就是賭;第二,套用已故香港股神曹仁超的說話,買股票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勢」。

我在政府第一次派6000元時正式開戶買賣股票,一開始只是玩票性質,用那$6000 試着全力炒牛熊(我的工作可以隨自己安排時間),這樣試了十個交易日也賺了一倍,於是覺得自己能靠股票吃飯。剛巧後來工作的項目完結,我也不想再留在一成不變的崗位上,於是就嘗試全職炒股了。

所謂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2012年剛好是QE3,我主力在股票牛熊和日元兌美元的窩輪上賺了不少,第一年全職炒股的回報率是驚人的56%,然後第二年在跌市中也能賺到36% 的回報。


雖然回報率如此驚人,但因為本金少,那點回報勉強只夠生活。第三年終於花光初學者的運氣開始虧本了。虧那幾個% 看似沒什麼,但當你每個月也要從本金提取生活費,看見本金不斷下降時那種壓力不是說笑的。於是我就重返職場,獲取每月保證有現金收入的安全感。

這樣斷斷續續的投資了八年,看着今年三月中最低的YTM 去到 -45% 時,我不禁問自己這些年究竟學到些什麼。於是就有了一開始的那兩個體會了。

2020年7月6日 星期一

長線投資

稍為讀過一點投資理論的人,落場買股票時都會說自己的投資理念是長線的價值投資,他們追求的不是一時的價差,而是擁有偉大的公司,從公司的成長中獲利。

根據我的觀察,會這樣說的人大都是太高估自己。口裡說長線投資,手上的股票卻大都是近一年才買入的,而持有超過一年的股票則是跌得太多捨不得賣出的蟹貨。我們早知Wechat在大陸的流行程度,誰都知這是中國霸者有超寬的護城河,但能持有700 超過3年的有幾多人?

我不是怪大家口說一套但實際做的又是另一套,而是提醒大家要搞清楚自己買入股票的理由。你用DCF 去估價,然後買入一個月後因為股價隨大市下跌而「守紀律」地清倉,這種操作就是邏輯混亂:用長線思維買入,但用短炒策略去操作。操作者有自覺,知道這已經不是長線投資倒是沒什麼問題。最壞情況是操作者沒有自覺,看股息率去買入股票,卻連第一次派息也等不到就賣出股票。

長線投資的門檻超高,你既要有在公司未成為霸主前看出該公司的能力,又要有能不被股價波動影響的定力。八九十年代時本土民生股能隨着經濟起飛,所以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匯豐/港燈/煤氣股神。可是本土經濟已趨成熟,恒指近年都是有波幅沒升幅,要跟着經濟發展的話,選股就不能以自身體會為準,要想像為什麼該公司能在將來製造並滿足越來越多顧客的需求。

長線投資當然是獲利的王道,尤其是在公司還是中小型時買入持有到公司發展成巨企,這就是買成長股的思考模式。

至於我自己嘛,我沒那個定力能不隨股價舞動,但我還是有個優點就是不怕認錯。買入後下跌就斬倉,只是技術性調整不必怕的話,待股價回升再追入好了。雖然中間會吃不少虧,但長線只要自己眼光不錯得太過份的話大概能獲利吧?

說例子的話就是最近的TSLA,780 買入,因為 Elon Mask 說股價太高急跌至700 時斬倉,第二天回升到780 時又再買入,之後重覆幾次這種買入賣出,但直到現在大方向沒錯也算在這股票上賺了不少。當然,一開始strong hold 的話會賺得比較多,但做不到的事就無謂勉強自己了。

我大概不算是長線投資,只是不斷重複的短炒而已。

2020年7月3日 星期五

六月回報+半年結

六月回報為+17%。YTD 則為-27% 。

本月貢獻最多的是TSLA 和SQ,ARK 系列(ARKG/ARKK/ARKW) 雖然不起眼,沒有那些明星股般會有高單位甚至雙位數的日升幅。但自六月中買入到六月底的回報也有5-10%。港股在微創和騰訊上賺了一點,但相對來說不重要。

三年前開設IB 戶口,因為算是有一點點流動現金,也因為人到中年開始思考究竟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所以放棄以前炒賣賺差價的做法,改為「穩健」的收息策略。這策略在2019 年運行得很好,單買優先股/債,基本上不怎樣做買賣也能跑贏大市,而且各項指標也比大市基金優勝。這個打法只要能執行兩年,我大概就能財自了。

然後呢,二月底三月發生的事不必我再詳述吧? 本以為穩健的收息打法大敗,自己的YTD 在最差時期甚至去到 -45%,以數字計就是把我以前在市場賺的連本帶利都吐回去。

經此一役我再也沒有信心買股收息了。只為那點利息,值得冒這麼大的風險嗎? 就算是熱炒股,我也有信心跌兩成就立即不問價止蝕,但優先股/債券在熔斷時的價差已經有兩成,根本做不到有效率的止蝕。當然這是個人問題,如果本錢夠多,不槓桿又分散開買二三十種的話放在一邊不管價格也沒所謂。

本來覺得「投資」就是要有穩定收益,在這幻想破滅後我就走回炒賣路線了。炒賣好像不好聽,反正我也很少day trade,把這說成是買成長/幻想股好像好聽點吧?

剛巧遇上大升市,我在4/5/6月的回報分別是+10/-4/+17%,因為NIO 和TSLA 近兩日大升,七月至今這三日的回報也有近10%。

以持倉計,回前手上有:

TSLA (45%)
ARKG (4%)
ARKK (8%)
ARKW (3%)
ILMN (4%)
NIO (5%)
RILYG (4%)
700 (5%)
853 (3%)
1873 (4%)

其餘16% 為債券,分別有:
ARLP 7.5% May01'25
CURO 8.5% Sep01'25
DCP 7.375% Perp
ENVA 8.5% Sep01'24
X Corp 6.875% Aug15'25

槓桿: 1.4

短期策略也是跟大市炒科技股,TSLA 因為太重倉所以大概不會再加了。網友熱中的打新,我則是意思意思地做一手黨抽一下。很偶然才會在暗盤做一下day trade (一萬幾千的話即日升跌只是有限數,目前來看勝率還可以)。始終我把主力放在 IB,銀行的錢只留着做應急/流動資金,沒有太多的流動資金可以像網友般分散上乙組去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