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十月結

捱打了大半年,就給點機會我曬一下回報吧。

因為TSLA 大升和短炒幾隻meme 股也獲得不錯的回報,月回報創了自己的記錄。 MTD 62%,YTD 40%。

目前的年回報比二月中高位還是低一點,但一度轉至負方再能爬回來我已經相當滿足,再有什麼抱怨就太不知足了。始終把最高位當作應得的也太囂張,無論最高或是最低也只能算是偏差值而已。

順道說一說自己持倉吧 (LV:1.3)。

賭局 - BKKT

由於自己是唸理科的,我很早就接觸期待值和機率等問題。自己大部份投資決定都是純粹的考慮勝率和賠率,再分配注碼去避免連輸幾次就輸死的情況。

本月最大的賭局是買了BKKT,我在星期一這股票剛開始爆發時買入,然後不斷向上加注。隔天起床發現盤後繼續帶量大升八成所以也在最高位53 加了注。星期二(28/10)早上我的月回報率去到90%,當時BKKT 是我第二大持倉,佔倉位大概23%,另加一點long call。

自己當時的回報已經相當高,但也看好這股可以靠着和正規交易系統的合作搞加密貨幣交易而稱霸一方,再加上走勢看起來就是超強勢股,散戶不太可能在盤後用這個成交量把股價拉升七八成。所以當日我沒有什麼戒心,只覺得這股的值搏率頗高。

結果週二開市BKKT 就跌停,先把盤前升幅都蒸發掉,然後就直線下跌近兩成收市,我也在本年最大單日獲利後的24 小時內錄得本年最大的單日虧損。後來我賣出部份正股換成LC,最後在週五股價大升時把所有正股和option 清掉,總結來說我一開始看好的判斷沒錯,但因為操作上的問題所以在這支股票上要虧錢。幸運的是埋單計數的話只小虧了賬戶的2-3%,雖然有點痛但遠遠不算致命。






對於週二那一丁點成交量就把股價推倒,我到現在還是很不服氣,但股票市場從來都不講道理,為了避免最壞的結果我只能認輸去減倉。

就算輸也只是把賺回來的錢還給市場,但如果再來一次幾倍升幅的話就能大幅提升自己的回報。這種思想就是我投資的基本理念:輸十次贏一次也沒所謂,輸的那十次不會令你被抬出場,一次贏到能夠翻身就可以。

要說我因此不碰meme 股的話未必太低估我的賭性,始終在此之前幾天我就靠DWAC/PHUN 賺了不少,這次輸的只算是零頭而已。

對這公司我還是抱正面想法,始終誠哥無寶不落,而Master card 要跟上加密交易趨勢和BKKT 合作也是一個重大的商機。這次清倉純粹是因為我本來是抱着短炒的想法買入,要長線的話要再花點時間去研究這家公司所以就先把部位平掉而已。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瘋狂的十月底

過去這幾天美股市場算是相當瘋狂,所以也為自己留一點記錄吧。

雖然週三晚上已經有點消息,但正式來說是週四(21/10)盤前時段。前任美國總統Donald Trump 創立以「報導真相」為號召的 Trump media,發表了將與SPAC DWAC 合併的消息。當晚DWAC 不斷熔斷,最後以六倍的升幅收市。同時間FB、Twitter 等又因Apple 的新政策而股價急跌,相對起來DWAC 更顯出強勢。

當時就出現以DWAC 為首的「特朗普概念股」,DWAC 是有公告說合併的,而其他開始有點拉關係的意味。曾為特朗普搞競選的大數據公司PHUN,然後還有CEO 突然在社交媒體上貼上與特朗普合照的CRTD都在名單中。

週五晚瘋狂的情緒繼續,PHUN 盤中一度大漲1100%,DWAC 也大升一倍,連帶魚目混珠的CRTD 也升了近一成。

這些跟紅頂白的遊戲我當然會參與。週六拿出來貼圖的回報率末段急升就是這兩天造成的。

2021年10月23日 星期六

投資就是鬥長命

稍為學習過一點股票常識的,都應該同意長線投資是一門相當穩健的賺錢方法。但我們又有一個說法是股市上七輸二平一勝,絕大部份買股票的人最終還是要輸錢的。

像巴菲特說的,在股市中要賺錢不需要IQ180,重要的是概念和你的心理因素。以我自己為例,我近幾年的回報算是相當不錯。在朋友心目中我的回報應該類似下邊這張圖: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清倉等股災?

大家都知道下雨天特別難找到的士,直覺告訴我們這是因為下雨天要乘車的人(例如自己)多了,所以空車就減少了。但學者不愧是世上最無聊的人種,有心理學家就做過相關的研究,指出除了因為要車的人多了,也因為在街上行走的計程車減少了所以在下雨天更難找到的士。為什麼的士數目減少了? 因為司機當天賺夠了,所以提早下班。

乍聽起來這理由很奇怪,但再想一想我們也會有同樣的思路。這是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心理賬戶,內心設定了每日目標,因為下雨天更多客所以更快「賺夠」而提早休息。

我們知道這是不理性,但這就是人性。的士司機因為職業需求所以要每天結數;地產經紀如果一個月內做成兩張單可能也會放個長假去旅行獎賞一下自己;而作為投資者,我們看見自己在特定時段內有超級回報就會想清倉等股災。始終我們覺得這段時間已經賺得夠多,而貪婪總是不好的。

如果你是因為看到經濟過熱、公司優勢已經轉變、替代科技的成熟或是其他因素而清倉倒還好說,純粹因為自己賺得太多而改變投資策略則有點不理智。你的賺蝕和經濟環境沒什麼關係,這純粹是基於心理而做出的決定而已。

我們常會用年初至今回報(YTD)來告訴自己今年的表現如何,但細看的話會發現看單一數字相當不合理。把起始日推前拉後幾個星期這回報率就會有巨大變化,特地用日曆年去計算回報,然後得到的數字其實沒太大意義。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去加倉減倉,但完全離開市場等股災這方法則沒什麼意義。在牛牛討論區我們看得太多希望股價回調讓他們上車的貼文,絕大部份有這種想法的人在股災中也不敢進場。而綜觀美股表現,任何股災在更遠的時間尺度中也只是一個小回調而己。

2021年10月19日 星期二

提早退休的準備

去年三月股災後,blog 界已極少談及財自這個話題。剛巧看到 Blogger Duncan 決定提早退休贖回人生,所以也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財務數字大家都懂得算,把投資收入減去日常開支,然後設定一個自己覺得安全的倍數(例如投資收入是日常開支的六七倍、或是工資的兩三倍等),達標就算是財自。要討論的大概只有投資收入能否持續。如果經過股災週期的驗證,這種投資收入大概比你的公司更能存續,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因為疫情的關係,自己去年大部份時間都是在家工作,幾個月前又因為項目資金調動無業了兩三個月,我就這樣算是又過了一年多躺平的半退休生活,加上早前讀了老黑的《老黑的FIRE生活實踐》,思考過一輪提早退休的意義所以想談一談這個概念。

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

投資 Blog 的意義

投資blog基本上分成三個類型,一是談大道理,二是記錄自己交易記錄,第三種是個股分析和個人體會。我自己比較喜歡第二/三種,談大道理的blog 則相對少來往。

不是說道理不重要,而是談道理的話就缺少了blog 的人味。試想像彼得林區、巴菲特、蒙格和你一樣談同一個道理,不用猜也知道我比較想聽誰說吧? 這個沒辦法,人家有實績在身總比無名的我們有說服力。大道理只有超新手愛看,但很快就沒有什麼新意了。道理大家都懂,怎樣實行卻只能體會不能言傳。

有一種blog 是純記錄自己的交易,行之有年而又有報告自己的回報的話其實也對讀者有點益處。仔細把交易記錄和當時的股價對照,你就好像用快鏡去重溫作者致富的經驗,也可以代入想像一下自己如果遇到相同情況會怎樣。這種back test 在投資上算是相當有用,能告訴自己那個早已財自沒更新的blog 主也是像你我一般的普通人。當然,看這種blog 要保持戒心,因為本質上這就是倖存者偏差,輸光的人不會在後期更新blog,所以你只會看到突然停止更新而已。

最有用是第三種,能提出自己見解的blog。這種blog 可遇不可求,我看到的話會從頭看完每一篇文章,希望能知道blog 主的思路和背後的邏輯。因為時間差,功課你一定抄不了,但能學會對方的思路比抄功課重要得多。

有人很反對在blog 上貼上自己的回報率,我則覺得這是一個簡單明瞭讓讀者評價 blogger 的分析是否可靠的一個準則。像某大C 每天喊崩盤,你能相信他的股評嗎? 當然,有人貼回報純綷是為了炫耀那超好的表現,那就讓他炫耀,反正留言談兩句你大概就知道對方的性格。而且如果長期能這樣炫耀的話,代表總有點東西能該你學習吧? (事後孔明不算。升完說自己早已埋伏,跌時又說早就清倉那些沒什麼好看的。誰不會修圖?)

自己近來也很少談大道理,反正早就有很多大師談過,如果讀者連最起碼的幾本基本書也不看的話,大家也不必浪費時間去談吧? 

Blog 的靈魂是blogger 的思想,我相當討厭開宗明義就想賺廣告費,全都是google ad 然後以標題吸引讀者的blog。當然,SEO 是一門生意,我也很羨慕貼貼交易記錄每週寫幾篇就能收錢的patron,但這就違反了自己的初心。而且,事情一涉及錢就會變得不單純,我希望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人交流,而不是像粉絲朝拜偶像般聽別人說話。

P.S. 最近加入了一個以FA 和行業分析為主的投資TG gp。雖然這不是我近年的投資風格,但看看別人的思路也意外地有趣。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智能汽車

對不少人來說,Tesla 是一家電動車(EV)生產公司。所以常有「Tesla 的市值等於汽車行業首N 位的總和,這合理嗎?」的質疑。

EV 和傳統汽車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智能系統這一方面,這差距比以電動馬達或是內燃機來推動汽車更重要。當中領先的當然就是Tesla,最近看到一段Tesla 的影片更加深了我對此的認知。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風險控制

很久沒怎麼發文了,先說一句我還未輸死。

雖然還是幾乎每天有點買賣,也還在幾個投資群組參與討論,但最近也有點反思自己的風險控制是否不太合格,然後又一次想想那種投資方法更適合自己。沒錯,就算買賣了近十年,我還是難以說自己走什麼投資路線。

先上圖,這是本年第二季後的投資回報(目前-2%)。我自己會笑說這是整固、pull back 然後就應該是拉上,可惜這種profile 沒什麼TA 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