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債券101

香港人的投資主是股票或房地產,對債券大都沒什麼概念,除了「入場門檻很高」以外就沒什麼特別印象了。

政府推出的通脹掛鈎債券本來是一個讓市民理解債券概念的好機會,但可能是香港人賭性太強,通脹掛鈎債券沒什麼波幅而利率又比「國民銀行」匯豐還要低,該債券不太受市民重視,近年甚至連新聞都沒怎麼報道了。所以呢,這次就寫一下基本的債券概念,希望能替有興趣的朋友們做點介紹吧。

(網絡圖片: 實體債券)
概念
債券的概念相當簡單,就是某間公司問你借錢,然後給你的一張借據。以前的實體債券會連着很多張小券,到達一定時期就能憑小券去領利息。現在,我們基本上都不會接觸到實體債券,全都是電子化定期就會把利息送到你的交易戶口。

除淨
股票派息前會有一個除淨的動作,就是定下某一天作為分界,當天持有股票的可以收到利息;而當天之後持有的就不能收到利息。所以,如果你在除淨後買入某股票,在下一次除淨前賣出,你不會得到任何股利。

債券和股票不同,沒有除淨這概念。在交易時,債券的利息會另外計算,你要先把由上一次派息到交易日的利息付給原持有者。就算我今天買入明天賣出,我還是能收到一天的利息。

例如你在30/12以$100 買入年息10%,每年31/12 派一次息的債券,你實際付出的是$100 + $10 (付給原持有者的利息),然後在31/12 你會收到發行人給你的$10 利息。同樣道理,如果你在1/7 買入,則你要付出$100+$5(半年利息),再半年後派息時你才會收回$10。

交易
香港銀行也有債券買賣服務,但銀行並不熱中於推廣這交易。而且,香港公司大都會以25萬美元為單位發行公司債,對我等賤民來說這個價位有點不親切,就算能買也買不夠足夠的種類去分散風險。

有不少網上交易平台能買到外國公司的債券,其中,我唯一用過也極度推薦的是interactive brokers (我不收推介費)。

不少公司也會推出以$1000 美元為單位的公司債,這大大降低債券投資的門檻。此外,也有不少在交易所掛牌的公司債(Exchange Traded Debt, ETD),只要細心挑選,會發現除了匯豐港燈外世上還有不少收息工具。這些債券派發的是利息(interest)而不是股利(dividend),而美國並不會對利息徵稅。

報價及編號
債券的報價是以100為基礎,以下是我持有的其中一隻債券的資料:


IB 顯示出CXW Corp 4.75 Oct15'27 21871NAA9 BA1/BB,CXW 是發行公司的代號,4.75 是票面利率,Oct15'27 是到期日,21871NAA9 是這債券的登記編號,而最後的BA1/BB 代表發行公司的評級。

債券的報價和股票不同。上圖中的報價不是$91.64元,而是債券票面價的91.64%。真正交易時,系統會問你想以哪個價位去買多少面值的債券。例如你以91.789的價位買入$2000面值的債券 ,你真正付出的是 $2000 x 91.789%=$1835.78。

雖然此債券發行時的息率只有4.75%,但由於它現以低於100%的價格交易(稱為折價,below par),而到期時發行公司會以100% 金額贖回這些債券,所以你以現價買入的息率就不止4.75%。這種因債價而變動的息率叫作孳息率,這也是假如不倒債的話,你實際能得到的回報。IB 一般會替你算孳息率,但做買賣前最好還是自己大概估算一下,別太相信這個數字。

優質的公司以不錯的條件發行的債券多會以溢價交易,所以單看票面利率沒什麼意義。除了公司狀況,還請看孳息率、到期日、會否提前贖回等等去決定買賣債券。

優點與缺點
和股票相比,債券算是一種守勢。

投資股票前,你應該會看一看該公司的營利、發展方向、未來動向、同業優勢等等,再估算該公司在未來會發展得比現在更好,當一切看來都美好,你才會把錢投進去成為公司的股東。

投資債券是另一種邏輯:公司發展得不好也沒所謂,把債還清前它不倒就好了。我會看的是該公司近幾年的財務數字和它的現金流(這在yahoo finance 就有,我也不會特地去找年報),短期內不是差得太過份就可以看價位和利率再考慮是否買入。

雖然我並不推薦,但趁公司出現危機,債券被扔售時買入賭公司不會倒也是一個投資方法。但這就不是101 要談的事情了...

總結
正常情況下,債券是一種由買入一刻就決定回報的投資物。它沒有股票的爆發力,卻能替投資組合營造一定的防守性。

我認為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不必花心神在債券上,因為你們能投資的錢不多,每年幾個%的回報意義不大。雖然是小錢但你有的是時間,不如投資到成長股身上,跟着公司發展而獲利好了。

已經有一點資產,再槓桿買債推高回報的話我倒不反對。當然,前提是別忘記債券也會有風險,投資前請你先仔細研究再下決定。

P.S. 請留意是請「你」先研究,而不是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我從來不相信所謂的「投資界專業人士」,而且最清楚你的只有你自己。

P.S.2 本人並非持牌人士,以上只是一般資料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